沿革與概況

教育目標與發展特色

未來趨勢

 

  沿革與概況

 

         本系於民國55年創校時即設立。初期僅設置五專部,民國59年7月1日增設二年制機械技術科。本校臨近新竹工業區及科學園區,為提供工業界人士進修機會;加強推廣教育及第二專長教育,於60年7月24日設立二年制夜間部。五專部於68年起分設動力與製造兩組。近年來為因應工業發展之趨勢,乃於81學年度裁撤動力組,增設自動化控制組。82年再增設二年制自 動化控制組,84年及88年增設二技及四技,預計於94年招收研究所學生。迄今歷經30餘寒暑,在歷任校長領導及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之下,系務蒸蒸日上,蓬勃發展。

        

        

         本系自創立以來一直不斷擴充軟硬體設備,強化師資陣容,提昇教學品質。本系目前共有三十位專任專業教師,其中副教授十四位,助理教授二位,講師十四位,且有三位正進修博士班中。近年來本系除落實基本教學外,尤為重視地區性建教合作關係之發展,強調理論與實務結合之訓練目標。此外,為培養學術研究之風氣,本系不斷積極參與各項產官學合作之研究計畫及國科會計畫,績效斐然。

         

         此外,本系亦網羅新竹科學園區及工研院高階研究人員擔任特色選修課程之講授,使教學能收產學合一、理論與實務並重之效。

 


TOP


 

  教育目標與發展特色

教育目標 本系的教育目標在於培育兼具實用技能及基礎理論的機械工程科技人才,使能擔負產業中有關機械之設計、製

                         造、管理、檢驗及控 制等任務;以期促進國內產業升級,厚植國力,造福社會。

基礎專業新興產業技術實務專題訓練人文通識培養務實、靈活、富潛力的機械工程師 

發展特色: 為配合當前工業趨勢與周邊產業特色,本系課程著重在產業自動化及精密製造技術兩個教學方向。一般課程除

                         涵蓋設計、製造、控 制、自動化等學門外,更提供新興產業技術的學習,如雷射應用、逆向工程、機電整合及

                         微機電技術等,並設立有相關實驗室,提 供實習場所加強學習效果。

專業課程:本系之課程著重在生產自動化及精密製造技術的發展。並特別著重專科與技術學院課程之銜接。

l         基礎專業課程注重機械基本學識的理論基礎與實務的探討,進階課程則著重與新竹地區高科技產業結合,特別著重在產業自動化與精密製造技術兩個方向。

l         必修課部份,透過靈活的教學方式,增加師生的互動,輔以實驗室教具的配合使用。

l         選修課依據學程設計開設,包含電腦輔助工程、逆向工程、雷射技術、微加工技術、自動化工程等領域,分為自動化技術與精密機械製造兩個組。

l         對有志研究所進修同學,另外加開相關理論科目,給予相關課程的輔導。  


TOP


 

  未來趨勢

        

         本系教學以實務與學理並重,兼具有就業及繼續升學之基礎。新竹地區為台灣高科技的重鎮,目前本系畢業生除了服兵役以外,均能在科學園區、新竹工業以及住家附近找到合適的工作,在就業上可以選擇自動化控制、機電整合技術、機械設計製造等專業領域。有志升學者,可以報考相關機械、機電、工管、生醫等領域,繼續深造。  


TOP


地址:304新竹縣新豐鄉新興路1號       電話:03-5593142轉3001

This sites only support IE 5.0 above, 16bits@1024x768 pixel.      網站信箱